账号: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帮助|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热门关键字: 轮毂 出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为什么中国会成为世界铝合金轮毂头号制造大国,这个优势该如何保持?

经济

为什么中国会成为世界铝合金轮毂头号制造大国,这个优势该如何保持?

发表于: 2017-06-10作者:王巨光点击:3524

 

众所周知,中国大陆的铝合金轮毂行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与亚洲诸邻相比,远远晚于日韩、台湾,甚至不及南亚的几个岛国来的早,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在无论是从产量还是行业规模上来看,中国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铝合金轮毂制造第一大国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组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车轮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转换成图表可能会更直观些:

从图表中我们看到,2010年至2014年中国铝合金轮毂产量平均每年增加14%;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年均增长2.3%,从2010年的49.9%到2014年已经增长到了59.07%。用一句老话来说,中国用了不到世界7%的土地,产出了世界60%以上的铝合金轮毂

那么为什么是中国最终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世界老大,而不是亚洲的日本亦或韩国呢?这两个国家汽车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早已让世界刮目相看了,但为什么偏偏在铝合金轮毂这个重要的汽车配件上却输给了中国呢?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还是另有原因机缘巧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慢慢梳理这个中缘由:

 

一、起步阶段廉价的劳动力

铝合金轮毂产品具有劳动力密集的特点,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即使在发达国家铝合金轮毂生产制造的自动化程度也是不高的,一个年产百八十万只铝合金轮毂的工厂几百名员工是少不了的,这对于中国来说当时根本不算个事,与遍地都是的数千上万人的大国企相比,这点人简直就是一个小微企业,但这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就不一样了,因为当时发达国家的人工成本是中国的数十乃至上百倍,这几百号人的综合成本就成了企业一个很大的负担。记得在中信戴卡创立之初的1989年,外聘的一名英国熟练铸造操作工的月薪是3000英镑(当然在他自己的国家薪水要比这低一些),而当时中国大陆一名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见习期的月基本工资才50元人民币,即使加上合营工资、各种补贴和加班费及奖金,月收入也不过100余元。所以在同等条件下,毫无疑问在中国制造铝合金轮毂会有更大的盈利空间。当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并不是铝合金轮毂项目在中国大陆落地生根的充分条件,但它却是这个项目在中国开花结果的必要条件。

 

二、发达国家放弃污染、高能耗、附加值低的产品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现行铝合金轮毂的生产工艺,包括镁合金轮毂,无论铸造成型还是锻造成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几乎每个工序都存在着对人体有害的污染源和潜在的工伤事故点,这些不利因素都可能会给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增加额外的巨额支出。

同时,铝合金轮毂也是一个高耗能产品,单从占成本60%以上的原材料来说,电解铝的生产本身就是一个高耗能的过程,现阶段在我国每生产一吨电解铝,综合能耗为9.6吨标准煤,从铝合金锭再加工制成一吨合格的铝合金轮毂又需要耗费0.6吨左右的标准煤,而制造一吨钢的能耗才1.3吨左右的标准煤,铝合金轮毂产品的能耗之巨可见一斑。

另外,随着“中国制造”对国际铝合金轮毂市场的不断冲击,本来曾经一个具有极高利润水平的铝合金轮毂,最后沦落成为一个“低”附加值的产品。所以像欧洲这样的发达地区,不得不采取对我们反倾销的做法,来给本土的铝合金轮毂企业缓一口气。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们因此正在逐步减少本土铝合金轮毂的产能,转而从中国等亚洲地区进口铝合金轮毂产品。

 

三、配套产业链的成熟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和完善,中国大陆已经形成了一个围绕铝合金轮毂生产制造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大到机械设备原辅材料,小到工具配件包装耗材,只要你能想到的,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上就能找的到;另外,职业经理人、外委加工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等相应的为铝合金轮毂制造提供专门服务的行业也都越来越成熟。这个巨大产业链的存在,在方便了铝合金轮毂制造业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为中国制造的铝合金轮毂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是目前为止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具备的一个客观条件。

随着中制造的走出国门,业内的一些企业也开始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制造铝合金轮毂,虽然这些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目的各不相同,但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建厂初期的大部分设备都是国内设计制造的,在工厂建成运营后所需的各种辅助材料、配件耗材等也都是每月由国内集中采购后再运到海外工厂的,因为在海外根本就无法买到这些物料,或者买到这些东西的价格根本就令企业无法接受。

 

四、地方政府拉动GDP的冲动

    由于铝合金轮毂项目建设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大,运营后的年产值也相对较高,再加上与“高大上”的汽车产业沾边,所以在考核领导业绩唯GDP论的时期,铝合金轮毂项目自然就成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最受青睐的项目之一了,低地价甚至零地价、税收减免、税收返还等等优惠政策不一而足,这样就催生出一批新企业,同时也扩大了一批老企业,客观上为中国大陆铝合金轮毂产能的增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如果我们上网去搜一下,依然能够找到各地政府当年发布的关于铝合金轮毂项目招商引资的信息,这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五、万国博览会式的汽车制造格局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汽车行业的管理部门,为防止国有车企或国资参股的合资车企因相互竞争蒙受损失,对企业的投资、产品、价格给予了过多的约束和干涉,导致中国汽车行业形成了当时“三大三小”的格局。但这种排斥竞争,设置壁垒的战略严重阻碍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当年奇瑞汽车寄身“上汽”篱下的“曲线救国”模式,就是当时中国地方车企为谋一个全国通用的“准生证”而做的一个无奈之举的真实写照。幸运的是,中国汽车工业最终冲出了“三大三小”战略的桎梏,管理部门逐步放开了汽车制造领域的竞争和约束,全球的外资车企也借此东风纷纷来华投资建厂。目前为止,几乎世界上所有主流品牌的汽车制造商都在大陆设立了合资工厂,中国汽车制造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万国博览会式的格局,随着这些外资车企零部件国产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产铝合金轮毂也被纳入到了外资车企的配套体系,这样中国大陆铝合金轮毂制造商在产品甚至还没有走出国门的情况下,就已经有机会参与全球各主流品牌汽车的配套评审和新产品的竞标了。中国的铝合金轮毂正是借助这些众多跨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全球供应商渠道,大规模进军海外融入全球市场的,这是中国铝合金轮毂行业能够发展壮大的一个得天独厚的重要外因,也是其他国家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客观优势。

 

六、得益于上届政府抵抗经济危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

    为了应对上一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也就是俗称的“四万亿救市计划”,其中受益于“扩大内需”而出台的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意外地促成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大爆发,由于整车厂对铝合金轮毂的大量需求,激发了中国大陆铝合金轮毂行业历史上的第二轮投资高峰,而这股投资热一直到今天还在高烧不退,正是这一轮持续近十年的投资热潮,使中国大陆的铝合金轮毂产能比2008年以前翻了一番还多,一些曾经长期徘徊在合资车企门外的铝轮毂制造企业,也在2008、2009年汽车市场爆发铝合金轮毂供不应求整车厂饥不择食的时候,幸运的挤了进去,顺利的成为了众多跨国车企的全球供应商,这为这些轮毂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客观上也为中国铝合金轮毂行业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铝合金轮毂产品除了具有原材料密集、劳动力密集、资本密集的属性以外,还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对于一个铝合金轮毂制造企业来说,能做出铝合金轮毂并不难,难的是能够稳定的、低成本的、批量的生产制造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合格产品,也就是要做到产品的产业化,而非高成本的“工艺品化”,这就需要制造企业在铝合金轮毂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功底。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学习和积累,目前中国已经有少数企业可以说真正的掌握了铝合金轮毂生产的技术诀窍,他们的成品率、单机生产效率都明显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对不同客户不同质量要求的产品也能做到得心应手,他们的存在和成长,客观上为中国铝合金轮毂行业的做大做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我们所熟知的立中车轮集团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在技术方面,立中车轮集团的核心企业已经掌握了目前最先进的低压铸造技术,能够在熔炼和铸造环节就实现了对毛坯品质的控制,在提升了车轮品质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在管理方面,立中车轮集团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精准的掌控质量控制的切入点,做到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另外,勤勉、合作、感恩的价值观已融入企业的各个角落,屏蔽了社会不良风气对企业肌体的侵扰,杜绝了中国大企业普遍存在的内耗、内斗的通病。

正是源于上述我们总结的诸多原因,促使中国的铝合金轮毂行业一路的蹒跚走来,最终坐上了世界铝合金轮毂制造的头把交椅,使铝合金轮毂成为目前产销量领先全球的200多项“中国制造”之一,每年为国家创造了近40亿美元的外汇。然而“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我们曾经目睹过柯达、诺基亚这样昔日行业巨头的衰落,也看到了日本家电行业正在经历的无奈,那么中国的铝合金轮毂制造业要怎样做才能保持这一优势并继续发展壮大呢?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门功课:

 

一、要准备“走出去”

    “走出去”就是要求我们的铝合金轮毂厂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的在海外投资建厂,将部分产能转移到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的国家和地区,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力的战略。

1、走出去的必要性

毋庸讳言,我们铝合金轮毂行业过去赖以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现在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变化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继续发展的羁绊。

首先,我们人工、土地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在。据日经中文网2月21日消息,“中国现在的工资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日本朝日鞋厂所在的公司也表示:在中国,10年内人工成本暴涨到原来的约7倍。”另外,众所周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政策,也早已被业界广为诟病,与真正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从来就没有过任何优势。而与此同时,东南亚一带的部分国家却凭借着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受到劳动密集型商品制造业的青睐,吸引了大量的资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其次,我们投资的软环境并没有随着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改善,领先全球的高税费负担、法律保障的缺失,都已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们参考一组2016年世界银行统计的数据,来直观的了解一下几个全球经济热点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所承担的税、费负担情况:

表面上看美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5%(这里暂且不论特朗普政府4月26日刚刚推出“史无前例”的税改方案),排在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首位,中国企业所得税率是25%与印度并列,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6%,排在这组数据中的中游。单从所得税来看,中国企业的税负水平并不算离谱,但如果把企业实际所负担的全部商业税及各项费用综合起来进行计算的话,结果就大相径庭了,我们从右侧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到,抵扣前中国企业所负担的各项税费已占到了毛利润的68%!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6%,排在这十个统计样本中的第一位,如果再加上高价能源和高收费公路等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普通劳动密集型的“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上几无任何竞争力可言,据统计,在现行的税负条件下,中国的制造业成本现在仅仅比美国低4%。

第三,突破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壁垒。近些年,一些国家和地区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不断地对我们中国制造的铝合金轮毂进行反倾销,给我们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应对这些制裁最好的方法就是生产环节走出去。

总之,从长远来看,我们如果不走出去,主动的回避自身的短板,把我们的长处与外部环境的优势相结合,去占领全球市场的高地,一旦等到那些新兴的经济体也凭借着我们曾经有过的优势条件,独立自主的发展起来,甚至后来居上,那我们铝合金轮毂制造大国的地位就有可能会换人,我们这些年积累起来的行业优势也会逐步丧失。

 

2、走出去的可行性

我们认为,目前最适合走出去的方向是东南亚地区。

首先,东南亚地区的劳动力和企业税费负担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从上面举例的数据中我们已经看到越南、泰国和印尼的企业抵扣前所负担的各项税费的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这些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与我们相比也已经有了不小的优势,并且他们已经在利用这些优势正在不断动摇我们的世界工厂地位。据香港《经济日报》2月22日报导,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日前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来五年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印尼和越南将成为低成本制造业的最大经济体,它们将成为新的劳动密集型商品的世界工厂。报导还详细分析了这五个国家的优势和劣势,具体如下:“印度的特殊优势是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混合,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可以满足对制造工程师、设计工程和主管的需求;泰国和马来西亚注重高中、中等技术制造业,其中泰国拥有强大的汽车、电子、食品和化工行业,而马来西亚有强大的化工、机械和橡胶加工行业;越南最大的优势则是人力成本。”所以,如果我们愿意,那么大陆铝合金轮毂企业的技术和经验上的优势与当地税费和人力、土地成本的优势结合起来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

第二,东南亚处于大陆铝合金轮毂产业服务链的辐射区内。东南亚与我们毗邻,海路运输经济、快捷,我们可以定期在国内采购相关的设备配件及生产耗材集中运输到海外工厂,这些集中采购出口的货物如果按照一般贸易出口的话,出口退税部分还可以补偿部分运输成本,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的将国内完整的为铝合金轮毂制造业配套的服务产业链延伸到了海外,在产品成本无太大波动的情况下,做到了优势互补。

第三,“走出去”符合国家战略规划。我们都知道,大陆铝合金轮毂的产能相对于国内市场来说早已经饱和过剩了,我们一半以上的产能是在为海外市场服务的,与其他国家相比铝合金轮毂行业已经毫无疑义的成为了我们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在中低端铝合金轮毂产品上,我们已经具有了绝对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完全符合我们国家的优势产业走出去的战略。另外,我们倡导的轮毂行业走出去的首选落脚点,恰好位于我们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在这里投资建厂也完全符合“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走出去的企业一定会赢得更多的机遇和实惠。

第四,目前正处在海外投资的最佳窗口期。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货币供应总量M2已连续超越了日本、欧洲和美国几大经济体,目前相当于欧洲和美国的两倍,日本的三倍,中国的M2已经相当于这三大经济体M2总量的70%左右,而且人民币M2的高速增长似乎还没有停止的迹象,2017年1月份广义货币总量已经达到158万亿,同比增长11.3%。因此,即使是在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形势同样乐观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也有着强烈的贬值压力,而事实上却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2016年底止住了跌势并一直横盘至今,这可能是政府出于对整体经济形式的考虑而做出的非常之举,但经济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按照我们现行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人民币贬值的趋势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人民币超发而却没大幅贬值前,对外投资是最佳的窗口期,这也就是为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额一浪高过一浪的原因。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图) 

 

 “走出去”这一中国铝合金轮毂行业发展的战略,最早是立中集团董事长臧立根先生首先在业界提出来的,而立中集团下属的立中车轮集团是中国铝合金轮毂行业率先践行这一战略构想的第一家企业。2010年为回避欧盟的反倾销,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立中车轮集团在泰国罗勇府投资兴建了新泰车轮有限公司,一期设计产能80万只,2012年投产,紧接着在2013年和2016年又分别新增80万只产能,现已经形成年产240万只铝合金轮毂的生产能力,产品全部销往海外市场,该项目完全实现了立中集团当初预想的战略目标。立中车轮的实践充分的证明了中国铝合金轮毂行业“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战略方向和成果也得到了曾经到访的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

 

二、创新

    人类探索自然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创新永远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一成不变、因循守旧,最终只能是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1、技术创新

铝合金轮毂的技术创新包括材料的创新和制造工艺的创新。关于铝合金轮毂材料创新、工艺创新的现状及如何去创新的内容,我们早已在《中国大陆铝合金轮毂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这篇文章里讨论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alwheel(铝合金轮毂网)或登陆铝合金轮毂网在相关栏目里查找。

2、非技术创新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本书中明确指出,“创新未必需要高科技,创新在传统行业中照样可以进行。”从美国1980年代的数据中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75%的创新型企业来自传统行业,25%的创新型企业来自高科技领域。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福特公司首创的流水作业属于管理创新,麦当劳快餐模式的建立是典型的经营创新,而不被我们所熟知的日韩搬家公司的操作规范,如果能拷贝到我们国家的话就应该属于服务创新……,所以从这个角度去展开我们的视野,铝合金轮毂行业的创新之路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我们不见得非要都挤在“镁合金轮毂锻造”这个独木桥上去“骗”国家这点可怜的补贴,拓宽思路、持之以恒,铝合金轮毂行业在非高新技术领域应该也有着广泛的创新需求和机会。

现在理论界都在探讨、争论中国是否已经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命题,肯定的有之,反对的也大有人在,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压根就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所谓的“规律”,但在尘埃落定之前,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乏力这一当务之急,正反双方开出的药方却不约而同地都是“创新”,可见,靠“创新”来提高当前企业的效率应该是理论界的唯一共识。虽然我们铝合金轮毂行业目前的投资热潮依然未退,但是当一个行业采用同一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根据“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靠增加投资带来的回报就会越来越少,如果要想维持或获取更高的资本收益率,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靠“创新”。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为什么铝合金轮毂产品能有100%的高额利润率?因为对于车轮行业来说,铝合金轮毂就是当时的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结束语:中国铝合金轮行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一半靠的是运气,一半靠的是努力,各种机缘能够如此巧合成就一个行业实属不易,因此我们应当格外珍惜现在拥有的,继续努力把这一优势长久保持下去,但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从唯物辩证的角度来看,世界上只有“变”才是唯一不变的真理,“创新”就是“变”。

 

王巨光

2017年6月10日星期六奉天

世铝网 | 铝车轮质量协会 | 软件开发 | 铝合金轮毂生产厂家

Copyright © Shenyang Shining-Shinjin Machiner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0200680号-1 网站制作:易势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640号

铝合金轮毂网

微信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