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交易员们自己也会别有用心地散布一些信息,他们却常常认定,企业高管发表的声明中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兼任菲亚特(Fiat)和克莱斯勒(Chrysler)两家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塞尔吉奥•马尔基翁内(Sergio Marchionne)日前警告一些西方汽车制造商,来自中国的出口将危及它们的前景。一些交易员认为,这一时机的选择经过了仔细的拿捏,是为了影响他与美国工会的谈判。但实际上,我们在解读这番话时,应该把马尔基翁内视为一位有远见的业内人士,而不是一位谈判者。
眼下,西方汽车制造商很容易感到自满,因为在美国和西欧的道路上见不到任何中国制造的轿车。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刚刚公布了利润激增89%的骄人业绩,而2010年,美国汽车市场的增速要快于中国。尽管根据中国行业协会的数据,目前中国出产的汽车总量接近日本、美国和德国三国的总和,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低端车,且出口率仅有3%左右。实际上,中国进口的汽车数量要大于出口——这种情况的统计数据在中国很罕见。
在深入研究了中国汽车进出口的构成后会发现,仅通过数量来计算,会低估中国在整车领域的贸易逆差。2010年,中国共出口了54.49万辆汽车,其中许多为商务车。平均每辆轿车的售价不到6000美元——这也是它们在阿尔及利亚、伊朗和越南之类的市场颇具价格吸引力的原因所在。而中国进口数量最多的品牌为昂贵的梅塞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和宝马(BMW)。
但这样说完全偏离了重点。凭借通过合资和收购获得的重要技术转让,加上庞大的国内市场,更不用说一贯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可怕的汽车出口国。在电动车等热门领域,中国已经处于尖端水平。至于其发展前景,回顾一下历史就知道了——就在几十年前,中国还被戏谑为“自行车王国”,轿车还是稀罕物。从它迄今所取得的进步来推断,马尔基翁内的预言并非耸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