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有关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大量储蓄有过许多解释。现在这其中又要新增一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的银行支付的存款利率越低,中国人的储蓄率越高。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城市家庭的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19%上升至30%。同期中国人均收入增长了四倍。按理说,人们越富裕,储蓄率越低才对。可是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
这是为什么?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人增加储蓄是因为中国的养老和医保体系还很不完善。中国人清楚,一旦生病他们就要大把花钱。其他人则认为中国人储蓄是想买房,中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末实施了住房商品化改革。然而还有一些人说,生了男孩儿的家庭储蓄尤其多是因为父母想帮助儿子更容易地娶到媳妇。
对此,IMF的经济学家纳巴(Malhar Nabar)有不同看法。他说,中国人心中有一个储蓄目标,因为他们有买房、购置家电、支付医保账单等一系列支出。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他们总会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因此,当银行减少支付的利息之后(经通胀因素调整),中国居民会增加储蓄。而银行增加支付的利息后,中国居民便会减少储蓄,这是因为他们会更容易地实现自己的储蓄目标。
自1996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支付的存款利率日益降低,这意味着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中国人的储蓄率越来越高。所以才有本文开头的结论:在中国,存款利率越低,储蓄率越高。
纳巴写道,持续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并拓宽居民进行其它投资的渠道能令中国家庭更易实现他们的储蓄目标。换句话说,如果银行能提高存款利率,中国家庭就会降低储蓄率。